酷游平台地址ku115:读《在细雨中呼喊》有感
《在细雨中呼喊》这本书读来的感觉非常奇特。它的叙事让我想起在童年某个下雨天低头看到的路边流水。细腻顺畅,仿佛天生就该顺着这条曲曲绕绕又绵延不尽的道路奔涌向尽头。余华的行笔完全贴附在记忆上,读之仿佛是我自己在回忆一般。思绪跨越时间的长河,痛快地来回穿梭起伏在几十年三代人之间。有时候竟让我觉得故事性都不那么重要了,就像已经奏响的交响曲无需填词和副歌的衬托。不需要太多评判的角度,它的存在就是艺术。但余华也毫不保留的展现人生在时间,境遇,命运的摆弄下的跌宕。正如孤独的人在细雨中无尽的呼喊,得不到任何的回应,所有客观的存在不会在意任何个人的困境。这本书我私以为像中国版的《百年孤独》。但它更勾起我对于少年时期迷茫与惶恐的回忆。没错,时间会让所有困难和失落在回忆里变成笑容和幽默。
余华用主人公孙光林的视角记录了三代人截然不同的人生和殊途同归的结局。用孩子的视角展现父辈在孩子童年里至高无上的权威,可这权威终究随着孩子的长大而淡去。孙光林从来都是孤独的,没有长辈的理解,没有体贴的老师,甚至连朋友都少之又少。可能只有和所有人都隔着一段距离,才能通过孙光林的视角精确的记录每个人的言行举止罢。孙光林最后考去了北京读书。这是余华的小幽默吧。乍一看主人公逃离了苦难的环境,但谁又说得清楚是不是落入了更大的漩涡之中。在北京读书学习的余华大概将孙光林和自己的人生经历结合了。所以余华在序中写“当我虚构的人物越来越真实时,我忍不住会去怀疑自己真正的现实是否正在被虚构”。我认为一个文学作品读者有越多的共鸣就会给出越好的评价。语言和文字作为表达的载体是并不客观的。甚至难以表达出当下感受的十之二三,所以读者有了相同的经历和感受才能自己从记忆库中调取那文字并不附带的大部分情感。孙光林的视角让我又回忆起我童年时那些小权小力就给我带来的天大的压力,想起长辈在我眼里的高大和不可反抗,想起儿时生活的那个精神物质双重贫瘠的小村。书里的人物也和现实中人一样,没有哪个人是一成不变的。曾经高大威猛的最终逃不过步履蹒跚,冷漠薄情的人也会有温情的时刻。每个人会随着经历和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而变化,但不变的是每个人都曾在生命中拥有向自己命运挥拳抗争的决心。